

手机:013901487233
电话:086--0513--86616105
086--0513--86617339
传真:086--0513--86618108

了解南通热处理的一些淬火方法吗
热处理设备是对工件进行退火、回火、淬火、加热等热处理工艺操作的设备。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,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,又以不同速度冷却,通过改变金属材料表面或内部的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工艺。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,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,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,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,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,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。 一、单介质(水、油、空气)淬火 单介质(水、油、空气)淬火:把已加热到淬火温度的工件淬人一种淬火介质,使其完全冷却。这种是简单的淬火方法,常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和合金钢工件。淬火介质根据零件传热系数大小、淬透性、尺寸、形状等进行选择。 二、双介质淬火 双介质淬火:把加热到淬火温度的工件,先在冷却能力强的淬火介质中冷却至接近Ms点,然后转入慢冷的淬火介质中冷却至室温,以达到不同淬火冷却温度区间,并有比较理想的淬火冷却速度。用于形状复杂件或高碳钢、合金钢制作的大型工件,碳素工具钢也多采用此法。常用冷却介质有水-油、水-硝盐、水-空气、油-空气,一般用水作快冷淬火介质,用油或空气作慢冷淬火介质,较少采用空气。 三、马氏体分级淬火 马氏体分级淬火:钢材奥氏体化,随之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上马氏点的液态介质(盐浴或碱浴)中,保持适当时间,待钢件的内、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,过冷奥氏体缓慢转变成马氏体的淬火工艺。一般用于形状复杂和变形要求严的小型工件,高速钢和高合金钢工模具也常用此法淬火。 四、低于Ms点的马氏体分级淬火法 低于Ms点的马氏体分级淬火法:浴槽温度低于工件用钢的Ms而高于Mf时,工件在该浴槽中冷却较快,尺寸较大时仍可获得和分级淬火相同的结果。常用于尺寸较大的低淬透性钢工件。 五、贝氏体等温淬火法 贝氏体等温淬火法:将工件淬入该钢下贝氏体温度的浴槽中等温,使其发生下贝氏体转变,一般在浴槽中保温30~60min。数控微信公号cncdar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主要三个步骤:①奥氏体化处理;②奥氏体化后冷却处理;③贝氏体等温处理;常用于合金钢、高碳钢小尺寸零件及球墨铸铁件。 复合淬火法:先将工件急冷至Ms以下得体积分数为10%~30%的马氏体,然后在下贝氏体区等温,使较大截面工件得到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,常用于合金工具钢工件。 七、预冷等温淬火法 预冷等温淬火法:又称升温等温淬火,零件先在温度较低(大于Ms)浴槽中冷却,然后转入温度较高的浴槽中,使奥氏体进行等温转变。适用于淬透性较差的钢件或尺寸较大又必须进行等温淬火的工件。 八、延迟冷却淬火法 延迟冷却淬火法:零件先在空气、热水、盐浴中预冷到稍高于Ar3或Ar1温度,然后进行单介质淬火。常用于形状复杂各部位厚薄悬殊及要求变形小的零件。 九、淬火自回火法 淬火自回火法:将被处理工件加热,但在淬火时仅将需要淬硬的部分(常为工作部位)浸入淬火液冷却,数控微信公号cncdar待到未浸入部分火色消失的瞬间,立即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淬火工艺。淬火自回火法利用心部未冷透的热量传到表面,使表面回火。常用于承受冲击的工具如錾子、冲子、锤子等。 十、喷射淬火法 喷射淬火法:向工件喷射水流的淬火方法,水流可大可小,根据所要求的淬火深度而定。喷射淬火法不会在工件表面形成蒸汽膜,这样就能够保证得到比昔通水中淬火更深的淬硬层。主要用于局部表面淬火。 当前,在热处理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,出现了很多缺陷,这些不足对热处理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。比如,热处理设备由于长期不间断使用,容易出现很多故障。关于南通热处理设备的快速维修方法讲解。 电炉丝断丝快速维修法 : 在热处理车间中,电炉丝断丝是常有的事。在通常情况下,由于炉膛内的温度很高需等2、3天,待炉内温度冷却下来后,才能进炉拆下电阻丝焊接,给生产造成较大影响,而且电阻丝拆下装上很费工时。现可取一段与原电炉丝一样的螺旋状旧电炉丝,用长钳或铁叉将其塞进断丝处,把断丝的两端联结起来,就可通电升温。这种方法快速简便,不影响生产,工效提高数十倍,且又节省原材料。为减少炉底断丝次数,可将炉底的山形耐火砖倒置过来,在每块炉底板接缝处下铺一块,再盖上炉底板,这样可防止氧化皮落下,而造成电炉丝烧断。 南通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,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钢的机械性能,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。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、充分挖掘材料潜力、降低结构重量、节省材料和能源,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、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。此外,通过热处理还可使工件表面具有抗磨损、耐腐蚀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。
热处理工艺中淬火的常用方法有十种,分别是单介质(水、油、空气)淬火;双介质淬火;马氏体分级淬火;低于Ms点的马氏体分级淬火法;贝氏体等温淬火法;复合淬火法;预冷等温淬火法;延迟冷却淬火法;淬火自回火法;喷射淬火法等。
六、复合淬火法